资讯中心

COP26 特写 | 深圳沃土的气候故事

这条延绵15公里的塘朗山脉
 
横贯深圳中心市区
 
犹如繁华都市里的一艘绿色方舟
 
一千多种植物
 
两千多种昆虫
 
上百种鸟儿
 
几十种两栖爬行动物和哺乳类动物
 
在这艘漂浮在钢筋水泥
 
玻璃幕墙中的巨轮里繁衍生息

以上内容出自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的优秀影片《塘朗山里的设计师》,由深圳市铭基金公益基金会出品。
 
 
这个25 分钟的短片在COP26中国企业馆的电视屏幕上滚动播出了很多次,吸引了各国参会者驻足观看。同期在COP26播出的视频短片,还有气候影视大会的其他获奖短片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制作的低碳传播视频等。
 
经过缔约各方的不懈努力,COP26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全球的气候治理、每个国家的自主贡献目标,最终都会分解到城市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社区层面去落地执行,以至到每个家庭、每位个体都有责任来参与。
 
回顾COP26,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先锋的城市,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在COP26上留下了自身独特的印记。
 
自2015年以来,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已经举办了六届。今年10月的第六届组委会征集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部影片(包括视频短片),其覆盖广度和跨界能力在传播界与气候界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无出其右,获得各方赞誉。
 
10月中,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开幕时,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视频致辞中说:“汇聚各方智慧和支持,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沃土上,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领导力的气候变化合作交流平台。“
 
也在10月中,同样在深圳,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财新传媒和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承办,万科公益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支持的大梅沙碳中和论坛在万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并发布“中国城市社区碳中和大梅沙行动宣言”。这一宣言也被带到格拉斯哥COP26,作为中国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投入气候行动的一个响亮声音。
 
总部位于深圳盐田大梅沙的万科公益基金会,深耕在可持续社区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如何将社区发展与气候行动有机结合,基金会一直在实践中摸索着。
 
在COP26的气候传播边会上,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制作的“大梅沙屋顶社区花园”、“故宫堆肥花坛”、“云南瑶族村寨食物教育”、“什么是低碳生活”等视频播出,观众们眼前一亮,发现气候目标具体在微观层面,每个公民有多种参与方式。
 
“大梅沙屋顶社区花园” 分享了万科基金会工作人员如何和社区相关方一起把2018年山竹台风破环后的屋顶改造为社区花园。像这样的社区共建花园活动,在深圳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万科基金会
 
除了动态展示,在静态展区,由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和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制作的气候传播手册,最受参会者欢迎,很快被取阅一空。
 
 ©️ 牛秋鹏
 

这本小册子介绍了深圳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先行示范举措和进展,包括发布国内首个立法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发布国内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利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保护红树林湿地、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编制《海洋碳汇核算指南》等。
 
来自英国伦敦的负碳领域企业家David Izikowitz评价说,”很高兴看到深圳采用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深圳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优先事项,使城市更绿,这非常了不起。”
 
11月12日,格拉斯哥气候谈判正酣,《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发布,旨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构建吸引力强、全民参与且持续运营的碳普惠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感言,碳中和是一场变革,现在这个氛围,正如四十多年前初来深圳创业的时候。
 
 
© Copyright 2023 C Team All Rights Reserved.